捐贈活動現場
在自然歷史的長河中,每一塊化石都是時光的饋贈,講述著遠古時代的神秘故事。近日,黔江區10位白堊紀恐龍化石收藏者將珍藏的恐龍化石無償捐贈給重慶古生物研究院,為黔江白堊紀恐龍保護、科研、合理利用注入全新活力。
當天,記者在捐贈儀式上看到,這些捐贈的恐龍化石中,包含了恐龍肋骨、椎盤、肢骨等部分,其中有的化石尺寸較大,紋路清晰,有的表面鈣質皮層與內部結晶結構可辨,蘊藏了豐富的科考價值。現年79歲的龔明遠是此次捐贈人之一,也是這次捐獻“大戶”,他將收藏的4塊恐龍化石全部捐獻出來,在他看來,這樣的捐贈很值得,也非常有意義。
“這些化石是我很多年前務農的時候發現的,一直保管至今。現在,我把化石捐獻出來,希望能夠更好地保護和研究這些珍貴的化石資源,讓它們能夠發揮出更大的科學價值和社會價值,讓更多的人能夠了解黔江白堊紀恐龍化石。”龔明遠激動地告訴記者。
據悉,黔江區首次進行的市民恐龍化石捐贈活動,為研究黔江區白堊紀恐龍歷史打開了新局面,這些化石的加入,進一步豐富了館藏科普價值,為黔江古生物研究工作提供了更多素材。未來,黔江區還將持續開展恐龍化石保護相關活動,并將以此為契機加強與各界合作交流,共同推動古生物化石保護與研究工作。
黔江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主要負責人表示,此次捐贈的化石,不僅為科研工作提供了重要實物資料,更將成為推動“保護與利用并重、科研與文旅融合”的典范案例;同時也將作為科普教育的生動教材,激發青少年對自然科學的興趣,培養青少年保護地球遺產的責任感。同時,也希望廣大市民進一步了解恐龍化石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以實際行動支持化石保護事業,拒絕非法買賣與破壞,讓珍貴的化石資源真正服務于科學、教育和文旅傳承。
“此次活動不僅是一次化石的捐贈儀式,更是一次科普宣傳的盛會,一次保護自然遺產的動員大會。它不僅可以激活我們市民朋友手上這些零散古生物化石的一個價值,最主要的是它的一個科研價值。我們可以從科學的角度來研究我們整個黔江的恐龍化石。或許,通過我們市民朋友手上的這些化石,可以發現一些新的物種,助力‘黔江·白堊紀之城’文旅品牌打造。”重慶古生物研究院副院長代輝說。(記者 王巧西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