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法人員指導企業相關人員進行年報
“現在政策好了,如果忘記年報被列入異常了,自己在家補報后就能移除異常。”近日,市民李女士在聽到黔江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對新規定的講解后,不禁發出感慨。原來,為落實落地“信用重慶”建設,提升信用修復服務效能,自2025年5月1日起,對因未按期年報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經營主體,在補報相應年度報告后即可實現系統自動“脫異常”。黔江區市場監管局以新政策為契機,創新工作機制,全流程貼心服務,為優化營商環境、助力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注入“定心丸”。
創新機制,打造信用修復“高速通道”
多渠道暢通行,構建全方位修復網格。經營主體可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重慶)主頁面信用修復專欄、“渝快辦”“山城有信”信用修復申請界面進行信用修復線上辦理,也可前往黔江轄區4個片區市場監管所及區市場監管局企業科進行線下申請辦理,為經營主體提供“線上+線下”雙軌辦理途徑,極大提升辦理的便利性和靈活性。
簡易事項辦理,政策紅利直達。推行“注銷即修復”“補報即修復”兩大創新舉措,經營主體完成注銷登記后,系統便自動停止公示其名下的信用信息,如同按下“清除鍵”;對因未按期年報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經營主體,在補報相應年度報告后,系統自動將其移出經營異常名錄,實現“補報即自由”,真正實現了政策服務的精準“滴灌”。
嚴格時限,跑出辦理“加速度”。工作人員化身信用修復“及時雨”,每日登錄信用修復業務系統,對申請及時受理,實現100%當日辦結。今年以來,已成功助力1戶企業法人法定代表人完成任職資格信用修復、60戶企業(含農民專業合作社)順利移出經營異常名錄、407戶個體工商戶恢復正常記載狀態,為眾多經營主體解決信用難題。
全流程服務,構建信用服務“護航體系”
事前宣傳,筑牢信用“防護墻”。通過微信工作群、張貼海報等多種方式,向經營主體宣傳按時年報、依法公示信息、遵守住所或經營場所登記規定等重要內容,累計提醒經營主體3000家次,幫助經營主體提前了解信用規則,避免因疏忽而陷入信用危機,從源頭減少信用問題的發生。
事中告知,點亮修復“指明燈”。運用“三書同達”機制,向經營主體送達《行政處罰決定書》《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決定書》等文書時,同步送達《信用修復告知書》和《重慶市經營主體信用合規建設指南》,主動告知當事人糾正違法行為的方式和申請信用修復的條件、程序等,已累計送達相關文書90余件。
案后回訪,定制信用“康復方案”。對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的經營主體,信用監管機構會同執法辦案機構在作出“列嚴”決定后適時開展回訪,深入了解其履行法定義務、糾正違法行為等情況,并針對性地提供指導,幫助其避免“因同一類違法行為再次受到行政處罰”導致信用不可修復等問題,助力其走出信用困境,激發市場活力,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的信用環境。
(通訊員 侯曉婷 謝悅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