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黔江區石會鎮關后社區7組的山坡上,10余名頭戴安全帽、身穿紅馬甲、手持鐵鍬和鋤頭的施工人員正忙碌地開展天然氣管道安裝施工。
“五方”共商共議院壩會現場
“我們村除了少數家庭使用電、煤炭和液化氣煮飯、取暖外,大部分村民家庭還是離不開柴火。燒天然氣,我們連想都不敢想?!贝迕褓M秋霞說,這要感謝黨和政府,把老百姓以前不敢想的事變成了現實。
關后社區大部分年輕人外出務工,留守在家的多為老人。
提到天然氣進村入戶,老人們心中充滿疑慮:一年要產生多少氣費?是否安全?這讓很多老人一時拿不定主意,村組干部只好與這些家庭在外務工的子女進行溝通。
為解除在家老人心中的疑惑,并解決天然氣管道開挖沿途占用村民林地沒有補償等問題,石會鎮政府通過“渝事好商量 同心‘黔’行”議事平臺,組織轄區政協委員、社區干部、村民代表、天然氣公司和施工方負責人召開院壩會,達成“五方”共商共議,為村民解惑釋疑,并對施工期間可能出現的矛盾糾紛進行提前介入和化解。
工人在山坡上施工
關后社區天然氣的進村入戶工程,于今年6月1日正式動工。這項惠民工程是黔江區解決當前農村能源安全問題的一項民生實事。在之前召開的院壩會共商共議現場,通過“面對面聽民聲、實打實解民憂”的現場講解形式,向居民詳細介紹了燃氣管道安裝流程、費用政策及安全性等知識。
針對居民普遍關心的安裝費用、燃氣使用安全保障等問題,燃氣公司相關負責人和施工方均作出承諾:將最大限度減少擾民,確保燃氣管道入戶工程安全高效推進,按期保質保量讓村民用上清潔、安全、環保的天然氣。
據了解,今年石會鎮的天然氣進村入戶工程,主要涉及公路沿線和院落集中的工農村、中元村、關后社區,惠及650余戶村民。燃氣管網從室外安裝到村民家的廚房,室內所安裝的燃氣報警器、緊急切斷閥、球閥等安全設施均不收取用戶費用。從質量監督上,做到安裝一戶、驗收一戶、移交一戶,力爭在今年底完成兩村一社區的天然氣入戶安裝并投入使用,切實提升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記者 李詩素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