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高鐵站鳥瞰
工人頂著烈日趕工
獨具特色的候車大廳
即將啟用的黔江高鐵站
渝廈高鐵重慶東至黔江段即將通車,黔江這座武陵山區的樞紐之城將迎來歷史性時刻。這條全長約250公里、橋隧比高達92.7%的“鋼鐵巨龍”,不僅將重慶主城與黔江的時空距離縮短至1小時,更將徹底重塑渝東南地區的交通格局。
從綠皮火車的“晃蕩3小時50分鐘”到高鐵的“風馳電掣1小時”,從“山路十八彎”到“立體交通網”,黔江正以嶄新的姿態擁抱高鐵時代。這將是開進渝東南地區的首條時速350公里的高鐵,將填補渝東南高鐵空白,進一步暢通重慶東南向大海的通道。
百年鐵路夢圓
從“蜀道難”到“天塹變通途”
在黔江區某部門工作的陳先生,對交通變遷有著切身體會。
“遠的不說,就說我自己多年來的感受!以前回石柱老家,每次天不亮就要出門,天黑才能到家。”他回憶道,“先坐六七個小時的大巴車,一路顛簸到石柱后,還要坐2個小時的鄉村客車。動作還要搞快點,慢了就到不了家。”即便后來黔江—石柱之間通了高速公路,一旦遇到塌方、洪災之類的自然因素,有時回老家仍需繞道涪陵,“有一年暴雨導致滑坡,我回家看望父母,開了8個小時的車才到家,一路費盡周折。”
窘境即將終結。黔江站相關負責人介紹,高鐵開通后,黔江至重慶主城1小時直達,經重慶樞紐換乘至石柱僅需2小時。數據顯示,這條穿越54座隧道、84座橋梁的高鐵,攻克了瓦斯溶洞等地質難題,堪稱“山地高鐵教科書”。
伴隨著經濟發展,尤其是近年來,在國家交通強國戰略的推動下,黔江交通實現了國道—高速公路—鐵路—航空的巨變,構建“1機場、3鐵路、4高速”立體交通體系,黔江到重慶中心城區的通行時間由20世紀90年代的1整天,逐步縮減至本世紀的8小時、4小時、1小時。
如今,隨著高鐵的開通,黔江將從曾經的邊遠山區變成重慶南向開放的前沿。
樞紐升級
普鐵高鐵無縫換乘
黔江高鐵站作為渝懷鐵路與渝夏高鐵的共用車站,其15000平方米的站房采用“景觀廊橋”設計理念,2臺6線的站場規模可實現普速列車與高鐵動車組的同站換乘。“過去需要在重慶北站折騰換乘,現在黔江站內就能完成。”經常出差的項目經理張偉說。對于常年往返重慶、黔江的商務人士李婷而言:“這意味著每周能多回家兩次,真正實現‘雙城一家’。”
高鐵的開通,標志著黔江正式邁入“高鐵時代”,這不僅是黔江交通格局的歷史性改變,更將讓百姓出行更加便捷,渝廈高鐵黔江段開通后,黔江到重慶中心城區最快48分鐘,意味著老百姓早上乘坐高鐵到重慶中心城區辦事、訪友、消費,下午就能返回,真正實現了與重慶中心城區的“同城化”生活。
游客出行體驗更加舒適,高鐵開通后,游客從黔江高鐵站下車后,步行2分鐘就可以游覽、觀賞、品鑒西南地區獨有的白堊紀恐龍化石遺跡,中午就可以品鑒地道的黔江雞雜,下午可以到濯水古鎮游世界最長廊橋、賞少數民族風情。
為把交通“流量”變為經濟“留量”,黔江區已經構建起“城景通”服務體系,為游客提供多元化景區直達選擇:高鐵站有直達各大景區的班線客車、旅游包車和小型租賃車,可滿足不同游客個性化出行需求,確保游客“下高鐵、游黔江”一路暢通無阻。
為了讓廣大游客“食有滋味、住有品質、游有攻略”,黔江區已經精心繪制了美食地圖、住宿指南,發布了非遺美食體驗店和特色餐飲名店,游客能輕松找到地道的黔江味道、舒適的休憩之所。同時,針對銀發團、親子家庭等不同游客群體,還量身定制了特色游覽線路、景區優惠政策,讓每一位游客都能賓至如歸。
高鐵開通將帶來大量人流,預計核心景區的游客接待量會大幅增加,“高鐵客流”將直接轉化為對餐飲、住宿、休閑娛樂等旅游全產業鏈的旺盛消費需求,提升城市煙火氣。
立體交通網
打造武陵山區樞紐新標桿
在黔江站各建設現場,工人們正在進行最后的沖刺。投運之時,將實現高鐵與28條客運班線的“零距離換乘”。
黔江武陵山機場正謀劃“空鐵聯運”方案。“我們將開通機場至高鐵站的直達擺渡車,實現30分鐘內接駁。”機場相關負責人說。未來,旅客可上午乘高鐵抵黔,下午轉乘航班前往北京、上海等地。
這種立體交通模式已初見成效。黔江區內某物流企業負責人王峰算了一筆賬:“通過高鐵快運+公路配送,黔江的獼猴桃從采摘到上架北上廣超市,時間將從48小時壓縮至24小時以內。”
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渝廈高鐵重慶東至黔江段開通運營后,將安排開行重慶至黔江動車組列車18列,并且增開成都、重慶等西部城市至長沙、南昌等中部城市的動車組列車32列。屆時,重慶、成都至長沙最快旅時分別為3小時53分、5小時45分,時間壓縮1小時18分和50分。
服務升級
智慧交通賦能出行體驗
在黔江出租車服務中心,部分駕駛員正在接受高鐵專項培訓。“我們要求司機熟悉高鐵時刻表,掌握雙語服務技能。”中心負責人介紹,高鐵站前,新建的出租車專用通道可同時容納近百輛車候客。
在黔江區智慧交通指揮中心,大屏幕實時播放高鐵站周邊交通狀況。“這套系統整合了123個監控點位,能自動識別客流聚集情況。當監測到大量旅客到達時,系統會立即通知出租車公司增派車輛。”中心負責人一邊演示了應急調度功能一邊介紹道。
區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秩序大隊大隊長劉熙表示,執法人員從6月中旬開始,已在現場積極引導公交車、出租車有序進站、排隊候客,同時嚴格查處高鐵站周圍的黑車和非法網約車輛,全力保障現場秩序良好。
目前,黔江城區已有3條線路通往高鐵站,分別為205路、快206路和207路,共投入18輛運營公交車。為更好地迎接高鐵時代到來,黔江區交通運輸委綜合運輸管理科負責人呂延暉表示,在高鐵開通前,全新的公交線路方案將正式實施。屆時,高鐵站運營公交車輛將增加至 34 輛,運行線路拓展到7條,每日運行班次達210余班。
此外,本月底還將新增20輛公交作為儲備應急運力,確保在客流高峰時段也能充分滿足群眾出行需求。
當首列高鐵駛入黔江站時,這座城市的交通發展史將翻開新的一頁。從陳先生這樣受益于“1小時生活圈”的普通市民,到見證“鐵公機”聯運成型的交通建設者,每個人都是這場變革的親歷者。正如黔江區交通部門相關負責人所言:“這不僅是兩條鐵軌的貫通,更是武陵山區對接長江經濟帶的關鍵一躍。”隨著2027年成渝高鐵與渝廈高鐵的全面貫通,黔江作為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的地位將進一步凸顯。在這條“鋼鐵動脈”的牽引下,黔江終將駛向更加廣闊的未來。 (記者 譚登帆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