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外測溫
本報訊(記者 田丹 文/圖)近來,重慶迎來持續高溫天氣,最大電力負荷不斷攀升。在黔江區,隨著能源結構不斷優化,風電、光電等清潔能源,成為迎峰度夏電力保供的重要助力。
黔江區擁有豐富的光能資源,光伏發電裝機容量超過17萬千瓦,最多能滿足6萬戶家庭的日常用電。在麒麟蓋光伏電站,連片的光伏板沿著山巔分布,撐起了烈日下的清涼,從這里引出的110千伏麒正線,是重慶東南部清潔能源送出的重要通道之一。這段時間,隨著用電負荷快速增長,給電網運行帶來不小的壓力。面對嚴峻“烤”驗,供電部門與發電企業一起,加密了線路設備的特殊巡視頻率。
當日同行的國網重慶黔江供電公司濯水供電所工作人員楊正東說:“目前,麒麟蓋光伏電站的裝機容量大約有84.7兆瓦,日最高發電量達到了30萬千瓦時,因為光伏板的溫度每上升1℃,光電轉換效率就會降低4%-5%,我們通過紅外測溫,識別異常發熱部位,這樣我們就能把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讓更多家庭用上穩定的清潔能源。”
除了光伏發電,黔江區還利用得天獨厚的風能資源,加快建設山地風電場,與光伏電站形成多能協同互補。在麒麟風電場、五福嶺風電場,一臺臺風力發電機組開足馬力,源源不斷地將風能轉化為“綠電”,輸送到30多公里外的儲能電站。迎峰度夏期間,這座儲能電站就像一個“超級充電寶”,通過在用電低谷期蓄能,高峰期向電網送電,實現了清潔能源的物盡其用。截至目前,當地清潔能源的裝機容量已突破30萬千瓦。
據國網重慶黔江供電公司營銷部副主任鐘大堃介紹,今年,全區有望新增清潔能源裝機15.5萬千瓦,迎峰度夏期間,清潔能源的保供能力,每天最多能達到435萬千瓦時,大約能滿足44萬個家庭一天的用電需求。接下來,我們將不斷優化能源結構,打出保供“組合拳”,確保居民生活和企業生產用電“滿格供應”。
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近年來,黔江區大力發展以風電、光電等為主的清潔能源,依托加速建設中的新型電力系統,持續打造“清潔能源+儲能”“分布式能源+儲能”等多元應用場景,助力清潔能源消納,為迎峰度夏注入強勁綠色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