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謝云芳)“以前,這條溝臭氣熏天,我們都繞著走。治理過后,水變清了,環境變好了,只要不下雨我們都要沿著步道走兩圈。”近日,彭水自治縣郁山鎮銅鑼村周邊村民說。
原來,位于銅鑼村5組的一個溝渠由于長期缺乏有效治理,河道淤積嚴重,每到汛期污水橫流,散發著刺鼻的臭味,不僅影響村莊的環境美觀,更對村民的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造成了影響。2024年以來,彭水縣持續加大對黑臭水體治理的投入力度,通過一系列綜合整治措施,實現了黑臭水體動態清零目標,老百姓對生態環境的滿意度極大提升。
這是彭水縣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扎實推進鄉村生態振興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彭水縣狠抓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在農村改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等方面持續發力,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推進鄉村生態振興。
在農村污水治理方面,彭水縣統籌各級各類資金1990萬元,實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42個,新增完成農村環境整治村社9個,累計完成整治村社264個,持續開展農村黑臭水體動態排查治理,對完成清零的14個農村黑臭水體建立長效管控機制,鞏固清零行動成效。同時,對全縣50座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開展專項排查整治,修訂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營管理辦法,確保設施正常運行,有序推進7座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10公里配套污水管網、21個農村生活污水“零直排村”建設,全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達92%。
在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方面,彭水縣嚴格日常指導與監管,全縣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89.72%,規模養殖場畜禽糞污設施設備配套率100%。推進水產養殖尾水治理,持續實施水產綠色健康養殖技術推廣,強化技術培訓和法律法規宣傳,委托有資質的第三方機構對全縣規模養殖場等開展養殖尾水水質檢測,確保養殖尾水達標排放。
在鄉村生態示范創建方面,彭水縣推進“千村示范、萬村整治”,有序推進巴渝和美鄉村10個重點村創建,持續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綜合治理,積極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市級示范建設,完成172個先鋒單元建設,其中40個市級示范村,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行政村覆蓋率達100%,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進一步“刷亮”農村人居環境顏值,不斷提升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