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田丹)近年來,黔江區持續優化監測幫扶機制,加快推進“社會·渝悅·防貧”數字應用建設,依托大數據、智能模型等技術,實現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使防止返貧致貧從“被動應對”轉變為“主動防御”。
7月25日一大早,黔江區太極鎮鎮村干部來到鹿子村村民楊鳳蓮家中,了解她家近期的生產生活情況。據介紹,楊鳳蓮的丈夫在2024年因意外身亡,還有兩個孩子正在上學,突如其來的變故,一下子讓她家陷入困境。讓她沒想到的是,意外發生后,鎮村干部很快就找上了門。
楊鳳蓮說:“去年我丈夫去世后,家里確實比較困難,我也不知道鎮村干部怎么知道的,我就問他們,結果他們說是在系統里面監測到的。”
楊鳳蓮說的系統就是重慶市推出的“社會·渝悅·防貧”數字應用。這套系統打破了過去多個部門間存在的數據壁壘,能夠精準識別返貧致貧風險點和薄弱環節,變以往的脫貧人口防止返貧致貧監測,為全員動態關注。按照“分層分類、因戶施策”監測機制,原本不是脫貧戶的楊鳳蓮家,在被系統識別出風險后,第一時間推送給鎮村干部,經過入戶核實,針對性的幫扶政策隨之而來。
“根據系統提供的信息,我們去年10月把楊鳳蓮家納入了防止返貧致貧監測對象。與此同時,兜底保障、教育幫扶、就業幫扶等政策‘組合拳’也迅速落實到位,通過精準識別、精準幫扶,解決這個家庭面臨的困境,直至風險徹底消除。” 太極鎮政府經濟發展辦主任龔晏瑋說。
楊鳳蓮說:“政府給我們家辦了低保,孩子讀書也有補貼,工作也給我安排好了,每個月有2000多元的工資。非常感謝政府的幫扶,讓我們有了依靠。”
截至目前,黔江區通過優化監測方式、強化線下排查、完善“一碼申報”渠道等舉措,累計納入防止返貧致貧監測對象1189戶4079人,依托“一戶一策”幫扶政策,為其中671戶2265人消除了返貧致貧風險,其余監測對象也都落實了相應的幫扶措施。
記者從區農業農村委獲悉,下一步,該委將常態化落實好防止返貧動態監測,用好“社會·渝悅·防貧”數字應用,持續關注每個監測對象和有返貧致貧風險的個體收入情況,及時落實幫扶措施,動態跟蹤幫扶成效,確保應納盡納、應幫盡幫。